过去几个月,由于可用空箱严重短缺,全球供应链受到了冲击,令出口商在将产品运抵市场时非常头疼。然而,新的研究表明,集装箱供应链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——空集装箱平均在仓库中停留45天——而在中国,每个集装箱闲置的平均时间超过两个月。
德国公司FraunhoferCML和Container xChange合作,对集装箱从仓库空箱到空箱发货的平均时间进行了研究,研究结果表明,需要加快这一过程,以缓解物流瓶颈。
中国各地的集装箱可用性仍处于创纪录低位,而美国港口则被来自亚洲的大量集装箱压得喘不过气来,这些集装箱装满了零售商急于在假期上架的产品。
在集装箱可用性较低的地区,如中国和美国,空箱在仓库的平均停留时间较高,分别为61天和66天。
sea intelligence的分析师在最近的一份每周报告中指出:“需求复苏的地理发展不平衡,意味着设备失衡问题迅速升级,这对北美和亚洲尤其严重。”
“相对而言,当需求发生变化时,调整运力很容易,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转移空集装箱是不可能的,”sea intelligence观察到。
这也意味着,目前在许多地方出现的瓶颈问题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。竞争对手分析师Alphaliner预计,这个问题将持续到明年2月的春节。
新加坡CTI咨询公司的Andy Lane在评论空箱情况时对Splash说:“需要全额征收甚至增加扣留费用,以鼓励更快地收集进口货物并返还空箱。在集装箱没有三角定位和装载出口货物的地方,在北美或欧洲,没有必要去仓库,只直接到港口,并立即撤离。这就是生产线在其流程管理中心将要做的工作。”
“从中国到美国的海运运量仍处于峰值,继续造成美国港口的拥堵和延误。在线集装箱预订平台Freigtos昨日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指出:“集装箱数量激增不仅导致卷装集装箱数量增加,还导致亚洲原产地港口可用的空集装箱严重短缺。”